喷水池|毛竹、潘宏政:隐退的物与显现的触觉
⏎
⛲️
喷水池
毛 竹
《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
潘宏政
《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
Art-Ba-Ba通过栏目“喷水池”不定期分享文化及艺术工作者们的近期读物。希望以文本推介为起点,延伸出他们对当下和未来处境的判断和思考,并同时为观众提供一个跨学科视角和更为开放的知识参考坐标。
编辑 / Art-Ba-Ba 办公室
图片致谢写作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世界的不确定性被大肆谈论、以及神秘主义、跨物种连结等等尝试以逃逸现实来获取新世界的方式变得格外流行的今天,本期“喷水池”栏目聚焦更加贴近日常的社会文化视角,来反思个体的实际体验在这种环境症候下的作用。Art-Ba-Ba特此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毛竹,和同样从事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温州弘美术馆主策划人潘宏政,围绕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技术文化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与大家分享近期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书籍和相关的感受。
毛竹为我们推荐了近几年在艺术界炙手可热的“网红哲学家”韩炳哲 (Byung-Chul Han) 在今年5月出版的新作《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除了介绍韩炳哲对当前“非物”时代的诊断与批判,也指出了“海德格尔的阴影”为何如此持续地笼罩着他的哲学论述。潘宏政则从他对城市现代性的反思出发,谈及芬兰建筑思想家尤哈尼·帕拉斯玛 (Juhani Pallasmaa) 的《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如何带给他对审美认知的颠覆。巧合的是,这两本书籍的作者都采取了一种非传统学术的视角,形成了读起来并不那么严肃的知识,前者称自己只不过是个混迹艺术大学的哲学家,后者则通过触觉建筑的感官来重新解读和定义建筑的文化和想象。或许,通过这些感性的见解,我们得以收获更加真实的身体,并从中看见现实世界更多丰富的面貌。
01
“非物”——全新的信息和数据的拜物教
毛 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和近代哲学,同时从事当代艺术研究和艺术评论。著有《向京作品集 (别册) 》 (中信出版社,2017年) 。译著《神学与科学的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七世纪》(2019) ;《背后的故事》(2018) ;《好奇心》(2023) ;《森林如何思考》(2023) 等。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社科项目3个,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译文和书评多篇,撰写多位艺术家和团体的艺术评论。
作为一名22岁于韩国念完冶金专业,梦想着德国的哲学、文学和神学,然后脱逃到德国的“乐观的难民”,韩裔德语作家韩炳哲自从1994年在弗莱堡大学以严谨的海德格尔博士论文籍籍无名地毕业,到2010年开始经由《倦怠社会》(2010) 、《山寨》(2011) 、《透明社会》(2012) 、《爱欲之死》(2012) 等短小精悍的社会政治批判小册子迅速蹿红,他的人生道路至少历经十几年才渐入声名与思考日趋成熟的阶段,人们很难想象这位已届花甲的帅大叔仍在非常活跃地以大约每年一部作品的光之速度持续产出。
如果说早期作品中韩炳哲往往在得出批判结论与提出解决之道之间拉满弓弦与竖琴般的张力,那么至少在近期作品中,韩炳哲的叙述开始变得更加松弛,也更具个人化色彩。他会非常严肃地向西方读者介绍说,他的名字来源于“冶金学/炼金术的炳”和“哲学的哲”的组合,这种组合已经暗示出了他的思想和命运。
📖推介读物:
《非物》
作者:[德] 韩炳哲
副标题:生活世界的变革
原作名:Undinge: Umbrüche der Lebenswelt
译者:谢晓川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23
页数:168
每位作者都有自身的思想命运,对海德格尔无条件的爱始终贯穿着韩炳哲的心,他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海德格尔之心”,却应者寥寥,他只好把对海德格尔的爱之心延伸到了其他受众更广的作品中,以至于他几乎每部小册子都笼罩着海德格尔的阴影。《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同样深受海德格尔叙事的影响,又对其进行了适合当代世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治时代的“数字化升级”。按照韩炳哲的划分,海德格尔是已然终结的“大地秩序” (terrane Ordnung) 下的最后一位思想家,他的世界仍然包含着橡木的香气与自然神秘的灵晕;而今却是数字秩序的世界,一切都转化成了可达成与可消费的东西,一切都变得服从于短期功用的目的,“非物”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信息和数据的拜物教。按照韩炳哲的看法,手是心的延伸,它是承载着赠予与接受礼物的中介;当今的世界恰恰是手机取代了双手的世界,手机成了人手的延伸,作为新物种的“智声” (phone sapiens) /或者说手机人,取代了传统的“智人” (homo sapiens) ——人本身也成了“非物”。
对于同样研究过海德格尔情绪概念的我来说,《非物》这部作品其实是最吸引我的韩炳哲作品,任何熟悉海德格尔的学者都可以嗅到其中无处不在的海德格尔的香气。或许对于学院派而言,韩炳哲只不过是个写作快餐式畅销哲学的地铁哲学家,他的小册子理应伴随着速溶咖啡的味道,以至于韩炳哲自己都坦白地说,他只不过是个混迹艺术大学的哲学家。“门槛”的意象是韩炳哲著述里面反复提到的概念。但我们却曾看到过更多已然消失掉了的籍籍无名的哲学圈槛外人,无名者无人关心的生活与体验或许丝毫不值得记录,以至于在《非物》的结尾,韩炳哲近似于爱德华·霍珀 (Edward Hopper) 《夜游者》(Nighthawks)般的自述性文字在我看来便显得异常动人。而我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老派的仍在向往海德格尔和旧式手工劳动般哲学研究传统的在现代学术机制下几乎出局的槛外人,还好总有很多神奇的际遇,毕竟生命总会找到其自身的出口。
02
身体惯性与视觉审美的批判
潘宏政
游走于上海,广州,温州,温州弘美术馆主策划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以及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看见最初500米”工作坊参与者。
与《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这本书的缘分十分奇妙。去年我被莫名其妙得关在了上海,突然有一天,身边朋友告诉我广州会有一个由项飙老师、何志森老师以及段志鹏一起发起的“看见最初500米”的工作坊。于是我就出现在了广州,并在这个城市长待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巧遇了一同参加工作坊的靖莹和龚翼。在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下,才有了阅读这本书的机会。
而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它可以让我原本疲惫倦乏慵懒的身体重新哆嗦一下,同时让我原本引以为傲的视觉审美受到多一些的批判,也希望可以对即将阅读到这本书的读者们起到相同甚至更深刻的作用。
📖推介读物:
《肌肤之目》
作者:[芬兰] 尤哈尼·帕拉斯玛
副标题:建筑与感官(原著第三版)
原作名:The Eyes of the Skin
译者: 刘星 / 任丛丛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6
页数: 148
与过往两年在上海的生活不同,上海是一个充斥着现代性的大都会,城市街道间充满着忙碌高效的人。似乎只有当你的生活被提前计划,你的时间被精确刻度化,才能追赶上这个城市的节奏。同时,我在这两年也逐步对“现代性”这个概念产生了疑惑,尤其当我看见同一条街道上新开的咖啡店、理发店与火锅店都趋于相同风格的时候,着实感到疲惫。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会如此任性地抓住从天上掉下来的广州,以另一种身体的姿态在另一种城市,去发现另一种生活的范式。
虽说《肌肤之目》这本书原本的受众大多数应该是建筑领域的相关人群,但作者帕拉斯玛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也让我这个非建筑从业者从捆绑销售中的现代主义中解放出来。如海德格尔所说,“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图像对世界的征服”。我们进入了一个以视觉为主的时代,被“美丽”和“范式”所规训,“审美”因此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尤其现在被各种精美广告和精致主播催生的商品消费,不仅让审美变得更加同质化,也逐步代替且削弱了我们自身的意识和反思能力。通过消费特定品牌,群众便能够更顺理成章地去构建自身的社会身份。帕拉斯玛通过标题“肌肤之目”,表达了触觉感官对于我们体验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同时也有意创造一个统治性的视觉感官和被压制的触觉感官之间的概念回路。
透视表现法的发现使眼睛成为感知世界的中心,以及自我认知的原点。而透视表现法本身也因此变成了一种不仅用于描述而且决定认知的符号形式。早在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化就已经被视觉范式所统治,所有有关知识、真理与现实的阐述都由视觉生发,并以视觉为中心。日益增长的眼睛的霸权与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自我与世界的逐渐分离是同步的。正如帕拉斯玛所说,我们的技术文化已经显著分离并限制了我们的感官,视觉与听觉成为首要的感官,而其余感官被压制。帕拉斯玛还不断指出,我们时代的建筑与城市环境往往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一位旁观者,其原因之一就是:相比于我们满怀激情地与自然和历史环境相处,我们更加缺乏对建筑和城市环境周边视域的连接。无意识的周边感知可以将视觉格式转变为空间与身体的体验——周边视野让我们与空间相融合,而集中的视觉将我们推向空间之外,成为单纯的旁观者。
因此,此书也是呼吁现象学的回归。不同于作者所批判的单一视觉体验,梅洛庞蒂的视觉是一种实体化视觉,是世界的“肉身”人体化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是世界众多物体中的一个,同时又能够观察,触摸它。” 梅洛庞蒂看到自身与世界之间相互渗透的联系—它们相互融贯并且彼此界定---同时强调了感官的同时性和交互性。“我的感知不单纯是视觉,触觉,听觉的叠加,我通过我全部的存在来感知:我抓住一个事物特殊结构,一种存在特殊的方式,它们即刻与我所有的感官产生共鸣。”正如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在回忆中有声音,有气味,有各种各样的阳光和阴凉,在记忆中美好的城市里漫步的时候,我们可以生产出一种自主性,是我们可以选择走在道路被阳光照耀的一侧还是背阴的一侧,以及我们是否愿意在这座城市坠入爱河。
或许,我们极有必要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警惕,撇开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注意到不同媒介对我们身体和情感的规训。就像回到去年上海的特殊时期,我因被困在家而感到情感的盈余和精神上的不稳定。当我三番五次拿起电脑,试图敲打出我的情感以及我的所思所想时,有趣的事发生了。我在电脑前总是很快感到力竭,满腔的爱恨情愁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迅速耗尽。但面对智能手机的触屏键盘时,却能在“键步如飞”的情况下思如泉涌。这种反差出于一种可能:电脑输出的文字类型是干燥的,论述的,理性的;而由手机输出文字却是多元的,活跃的,情绪化的——对于曾经习惯于用手机社交的我,身体的惯性还尚未完全褪去。
REVIEW ↓
ABB周报
MDC画廊主计划于意大利设立基金会;尼日利亚公布2024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计划;巴塞尔艺术展任命迈阿密海滩展会总监
收藏
专访奚韬:关于收藏原则,以及如何通过A26空间向外反馈对艺术的理解
同频
蒋晟:如何在始于19世纪的藏地古坛城内想象一尊未来佛?